往往我們要購買或租賃物業時,總會見到有綠色建築認證的建築物特別受歡迎。但是這個「綠色建築認證」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想知道「綠色建築」就要先知道「綠建環評」,讓小編和你探討一下。
綠建環評是一個由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設立,為建築物可持續發展表現作評估的評級標準,會根據建築物的可持續績效去為建築物提供如鉑金、金、銀和銅的評級,即常說的「綠色建築認證」。而綠建環評發出的認證亦已成為發展項目部份指定環保及生活設施獲批總樓面面積寬免的其中一項先決條件。
通過在建築物的規劃、設計、施工、調試、裝修、管理、運作及維修中各範疇去訂立一套可持續的表現準則,希望可以有效提高使用者的健康和福祉,減少建築物對環境的影響和提高建築物的效益並減少碳排放,邁向低碳淨零。
類別 | 權重 |
綜合設計與建造管理 IDCM | 18% |
可持續地塊發展 SS | 15% |
用材及廢物管理 MW | 9% |
能源使用 EU | 29% |
用水 WU | 7% |
健康與安舒 HWB | 22% |
創新 IA | 最多 10 分 (額外分) |
等級判定:
等級 | 每個類別的最低百分比 | 總分 |
鉑金級 | 20% | ≥ 75% |
金級 | 20% | ≥ 65% |
銀級 | 20% | ≥ 55% |
銅級 | 20% | ≥ 40% |
* 除了要滿足此要求,亦滿足所有先決條件和達到要求的總分才可獲得認證等級
* 如果一個項目能夠達到所有適用先決條件,但無法達到銅級評級的門檻,則該項目將被評為「先決條件達標」;如果未能證明項目達到任何一項適用先決條件,則將被評為「先決條件不達標」
* 發展商在項目處於不同評估階段都有機會取得不同評分,評估階段包括:項目已完成登記,有待進行評估;項目已完成暫定評估,並獲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評級;項目完成初步最終評估,並獲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評級;以及項目已完成最終評估,並獲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評級
* 當申請人完成登記並成功遞交申請表,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將以電郵為申請人提供綠色建築認證標籤的jpg格式檔案。申請人在使用標籤時,亦需要綠色建築認證標籤技術指南
我可以怎樣得知獲綠色建築認證的建築物?
想了解綠建環評的項目可以查閲綠建環評的項目名冊及統計資料 ,每兩星期更新一次。
—----------------------------------------------------------------------
綠建環評涵蓋的範疇比僅關注能源使用的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更廣泛,它可為建築物提供如鉑金、金、銀和銅的評級;但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只會給予建築物「符合」或「不符合」 的評核結果。此外,綠建環評是一個自願性評級計劃;但後者則是一項強制性的法定標準。
不是。根據屋宇署的要求,申請人必須先完成綠建環評的暫定評估,然後才能申請展開建築工程。此外,在佔用許可證發出後的18個月內,申請人必須完成綠建環評的最終評估。
因為綠建環評是對建築物進行整體的評估,整體得分是來自多個範疇得分的總和,而不排除範疇得分有高低之分。再者,綠建環評有分新建建築和既有建築的認證。前者只涵蓋至項目完成施工,獲得即代表建築物在設計和建造過程方面表現良好。相反,後者涵蓋了已入伙建築物過去幾年的營運狀況,獲得即代表建築物的營運和保養具可持續性。
資料只供參考,詳情請參考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和建築環保評估協會的官方網站,並以最新資料為準。
延伸閲讀
#綠建環評名單 #綠建環評認證 #綠建環評英文 #綠建環評好處 #綠建環評建築 #綠建環評beam plus #beam plus評分 #beam plus要求 #綠建環評評級 #綠建環評新建建築 #綠建環評 級別 #綠建環評 既有建築 #綠建環評 鉑金 #綠建環評新建建築 #綠建環評-新建建築/既有建築 #綠建環評鉑金評級 #綠色建築評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