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買賣「撻訂」3大常見原因 - 美聯工商舖
【工商舖學堂】16/07/2025

物業買賣「撻訂」3大常見原因

「撻訂」在物業買賣中,指的是買方或賣方在簽署買賣合約並支付訂金後,因為某些原因決定不再繼續完成交易的行為。撻訂的後果可能十分嚴重,不僅會失去訂金,還可能會被「追差價」,導致意料之外的損失。本文將探討物業買賣中常見「撻訂」原因,並解釋各類物業撻訂時的常見處理方法。

計錯數(財務能力評估錯誤)

撻訂經常發生於買家未正確評估自身財務能力的情況下。有時候,買家往往低估了買樓所需的總成本,包括首期、印花稅、律師費、按揭保險費、物業代理佣金等多項額外開支,導致資金不足。買家有時也錯估自己能從銀行借貸的按揭額度,或銀行對物業估價不足,無法獲得預期貸款,最終被迫放棄交易,失去訂金。

按揭擔保人問題

有些買家依靠親人擔任按揭擔保人,當擔保人自身財務狀況變化(如自己買樓)會導致銀行調低按揭成數,提高首期並收緊供款與入息比率的壓力測試要求。結果買家未能通過壓力測試或獲批按揭,被迫撻訂。

市況突變及物業估價不足(樓市波動和政策改變)

成交期間,金融市場和政策變化可能引起物業價格波動,特別是樓花預售項目。物業價格跌或銀行估價低於成交價,買家需「補差價」或增加首期支出,部分買家因租金壓力或對未來樓市走勢悲觀,選擇撻訂退出交易以減低風險。

撻訂後果

買家對撻訂聞之色變,很大程度是由於隨時會被「追差價」,而根據物業類型,相關安排亦有所不同。

一手住宅

政府於2013年推出《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買家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有5個工作天的「冷靜期」。在這5天內,買家必須與發展商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如果在此期間決定終止交易,臨時買賣合約即終止,買家會失去已支付的訂金,並不需要進一步賠償。然而,如果買家在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後撻訂,後果就不同了。買家可能需要支付額外的賠償金,這個金額通常是訂金的一部分,但具體金額可能根據合約條款而有所不同。

二手住宅

二手住宅沒有「冷靜期」,簽訂買賣合約後即須完成交易。撻訂相關賠償主要由臨時買賣合約的條款和雙方協商所決定。一般情況下,如果買家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撻訂,賠償一般是已繳付訂金,雙邊經紀佣金,及損失已付的律師費。若決定取消交易的是賣家,則需退還訂金,同時賠償與訂金等值的違約金,外加相關經紀佣金及律師費。

若撻訂發生於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後,相關賠償便複雜得多,若是賣方決定撻訂,買方有可能要求強制完成交易,或需要律師介入,拖長成交日期。若是買方提出撻訂,賣方便有權力「殺大訂」,且如撻訂後重售時價值較低,賣方更可以追討有關差額。

要注意的是,若買方在簽署正約後,發現業權有問題,在理據充分下有權「踢契」,成功後交易會取消,賣方除需要退還訂金以外,更可能需要向買方賠償如佣金及律師費等其他損失。

工商舖物業

撻訂工商舖物業情況與二手住宅較為相近,相關賠償一般由買賣雙方共同決定。要留意的是,相較住宅,工商舖物業價格對市況更敏感,隨時出現銀行估價不足,拒批按揭需要「補差價」上會的現象,隨時令買家大失預算,無法完成交易而被迫撻訂,故選購工商舖物業時,宜先衡量自身能力及準備充足資金。

預防撻訂的策略建議:

1. 審慎財務規劃

  • 預先申請按揭預批:在簽臨約前先獲按揭貸款「預先批核信」,確認貸款額度與條款,避免估價不足或批核失敗。
  • 精準計算總開支:包括首期、印花稅、律師費、代理佣金、裝修等支出,預留充足流動資金應急。
  • 避免過度槓桿:控制貸款成數及供款佔入息比例,不應全靠高成數按揭或短期貸款入市。

2. 深入了解市場與物業條款

  • 研究樓市走勢:觀察地產指數及地區成交趨勢,避免在價格高位盲目追入。
  • 仔細審閱合約:細閱臨約及正式合約條款,關注違約責任、賠償細節及「殺大訂」等條文,若有疑問須徵詢專業律師意見。
  • 選擇信譽發展商及代理:有信譽的發展商、地產代理能提供更可靠的資訊與跟進,減低爭議風險。

3. 淘汰高風險情境

  • 慎選建築期付款項目:長成交期新盤「樓花」易受市況波動及銀行估價影響,進場前應衡量風險及資金周轉能力。
  • 留意擔保人政策:如安排親友作擔保,須評估其未來買樓、信貸狀況變化對自身按揭資格的影響。
  • 謹慎移民/重大變動計劃:有移民或工作調動打算,應避免作出難以承擔的置業承諾。

4. 強化法律與程序意識

  • 保存每一步紀錄:保存同銀行、律師、代理的所有通訊和批核文件,有助日後追討或舉證。
  • 知悉追討時限與法律救濟:如遇爭議,依照香港《時效條例》尋求六年內法律追討權利,必要時諮詢法律專業人士協助談判或訴訟。
  • 簽約前專業審核:如遇複雜個案(如產權有問題、權益持有人眾多),必須請律師詳細查冊及審核契約細節。

撻訂風險可透過謹慎財務安排、嚴格審核合約條款與依靠專業團隊大幅降低。物業買賣牽涉金額高、違約責任重,買家務必三思而行、做好風險管理,避免因疏忽或判斷失誤帶來嚴重損失,亦可以聯繫美聯工商舖專業團隊,為你提供最有效的建議。

IBD 美聯工商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