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會區】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正全速推進!《施政報告2025》大幅篇章講述北部都會區建設,總開支高達2,240億元的多個項目已陸續啟動。為讓投資者及市民全面掌握北部都會區的最新動態,下文將詳細介紹最新發展進度、重點政策措施及其所帶來的機遇。立即了解北都計劃的核心內容與投資潛力!
根據政府資料顯示,目前北部都會區的已知項目開支達2,240億元,其中,主要的開支是涉及收回土地、清理土地、地盤平整以及興建基礎設施的工程。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河套合作區)位於深圳河兩岸,涵蓋深圳園區與香港園區,依托「一區兩園」的獨特優勢,促進兩地科技創新的深度融合。
香港園區進展: 河套香港園區一期的前三座大樓已建成,聚焦生命健康科技、微電子、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等核心產業,入駐企業正逐步進場。其餘五座大樓預計於2027年起陸續完工。
未來計劃:
新田科技城佔地約210公頃(不含河套香港園區87公頃),定位為創科產業的戰略樞紐。政府將於今年內發布《新田科技城創科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內容包括:
洪水橋區商業用地將會就參考內地「1.5級開發」概念公開徵求市場意見,即先推行「分階段開發」試點,初期建設低密度先導設施(如零售、娛樂、會議展覽),吸引企業、創造收益、匯聚人流,加速市場參與及發展。
計劃項目 | 預計增加人口 | 預計開支(約元) | 項目面積(約公頃) | 新增商業樓面面積(約萬平方米) | 用作貯物及工廠用地的面積(約萬平方米) | 興建單位 | 創造就業機會 |
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 | 226,700 | 863億 | 320 | 55.4 | 極少量 | 86,200 | 53,100 |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 | 184,000 | 602億 | 441 | 640 | 66,700 | 150,000 | |
新田科技城 | 147,000-159,000 | 433億 | 540 | 700 | 50,000-54,000 | 165,000-217,000 | |
元朗南新發展區 | 98,700 | 200億 | 185 | 23 | 50 | 32,900 | 13,700 |
落馬洲河套區 | 區內的預測數字將與新田科技城的數字一同估算 | 143億 | 87 | 區內的預測數字將與新田科技城的數字一同估算 |
項目 | 目前預計開支(約元) | 項目細節 |
新界北新市鎮 | 2億 | 新界北新市鎮是北部都會區內面積最大的新發展區,總面積約1,175公頃,預計需要約20年或更長時間分階段推展。該區將發展口岸商貿、產業、文教體育樞紐等,並提供約18萬個住宅單位 |
牛潭尾 | 9,743萬 | |
流浮山 | 7,485萬 | |
馬草壟 | 2,890萬 | 馬草壟位於古洞北新發展區市中心以北,預計將成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和古洞北新發展區的連接交匯點。該區將以私人房屋為主,提供約1萬個單位 |
為加速北部都會區發展,政府推出多項創新措施:
為支持北部都會區發展,政府正全力推進以下交通項目:
在基建設施方面,根據2023年底政府發佈《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為發展北部都會區,政府將會在區內興建多條主要幹道及鐵路,從而促進北部都會區內的人員流動以及方便居民出行。當中規模較大的工程包括有北都公路、北環綫及其他支綫或延線工程以及屯馬綫延綫工程。
基建項目 | 預計動工時間 | 預計完工時間 | 項目開支(億元) | 項目細節 | |
北都公路 | 更新:新田段預計於2029年動工 | 2029-2038 | 前期勘查工程預算由11.3億元減至約7億元 | 全長約23公里,連接天水圍至新界北坪輋。新田段目標於2036年或以前分階段通車,其他路段在其後三至四年內完成 | |
北環綫 | 古洞站項目 | 2023年9月(已動工) | 2027 | 98 | 北環綫的一、二期項目全長10.7公里,支綫長約6.2公里。項目有助縮短新界東西間的來往時間, |
主綫工程 | 2025 | 爭取2034同步通車 | 314 | ||
支綫工程 | 2026年提交設計方案 | ||||
東延綫 | 計劃中 | 2039年或以後 | 計劃中 | 屬北環綫項目內較遠期的項目,綫路將會連接古洞北、羅湖及新界北新市鎮 | |
屯馬綫延綫 | 洪水橋站 | 更新:2024年(已動工) | 2030 | 41 | 項目有助增強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與北都其他發展區的來往 |
屯門南延綫 | 2023年10月(已動工) | 2030 | 158 | 全長2.4公里,項目有助滿足屯門南10萬多居民的交通需求 | |
中鐵綫 | 計劃中 | 2039年或以後 | 計劃中 | 全長約16公里,綫路會連接九龍塘、葵涌、荃灣及北環綫等地 | |
沙田繞道 | 計劃中 | 2039年或以後 | 計劃中 | 幹道長約15公里,大埔及北區的市民可在不經沙田的情況下前往九龍市區 | |
新界東北綫 | 計劃中 | 2039年或以後 | 計劃中 | 綫路會途徑粉嶺及新界北新市鎮,並香園圍口岸連接 | |
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 | 計劃中 | 更新:2035年 | 香港段勘查研究費逾3.3億元 | 香港段走綫長約8公里,料可連接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與深圳灣口岸 | |
十一號幹線 | 計劃中 | 2029-2033 | 計劃中 | 幹道長約20公里,料可加強新界西北及市區的聯繫。幹道由屯門藍地出發,以隧道及跨海大橋與大嶼山連接路接駁。項目亦會建有一條與青馬大橋平行的大橋,以連接大嶼山及青衣島 | |
港深西部鐵路南延 | 計劃中 | 2034-2038 | 計劃中 | 為加強港九市區及北部都會區的聯繫,政府將會興建幹道及鐵路以接駁新界西北、北大嶼山、港島西甚至是將來的交椅洲人工島。港深西部鐵路或會南延,鐵路長度約為30公里,而港島西至大嶼山連接路則長約13公里,並與十一號幹線接駁 | |
港島西至大嶼山連接路 | 計劃中 | 2029-2033 | 計劃中 |
北部都會區不僅是大型基建項目,更是改變新界北生活與經濟格局的戰略藍圖。例如:
隨著北環綫2027年通車和跨境鐵路陸續落成,元朗、錦田、洪水橋等地區的交通瓶頸將大幅改善,帶動周邊物業升值,如PARK YOHO、柏瓏、NOVO LAND等項目將直接受惠。
項目概況與財務安排:
第一部分工程:
第二部分工程:
支綫特色:
項目效益:
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為加強北部都會區與其他區域的聯繫,政府將會興建多項策略性基建設施,以增加各地的聯繫。當中較為矚目的項目包括有連接九龍及新界北區的沙田繞道、連接北環綫、荃灣和九龍塘的中鐵綫、接駁深圳灣口岸的港深西部鐵路以及連接香園圍口岸的新界東北綫。
長遠而言,為加強港九市區及北部都會區的聯繫,政府將會興建十一號幹線以及連接港島西及大嶼山的幹道,隨著十一號幹線2033年貫通,大興花園等傳統社區往大嶼山車程將縮至15分鐘,同步激活PARK YOHO、Grand Yoho 等項目價值,PARK YOHO是新鴻基地產在元朗錦田北的大型住宅項目,分期分批推出,提供多樣戶型,市場表現良好,因交通改善而具升值潛力。同時政府亦會將港深西部鐵路南延,從而連接洪水橋、欣澳、港島西甚至是計劃中的交椅洲人工島。
北部都會區不僅是基建項目,更是改變新界北生活與經濟的藍圖。以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為例,預計新增86,200個住宅單位,容納22.7萬人口,並創造53,100個就業機會。對於市民,這意味著更多住房選擇和便捷交通;對於投資者,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64萬平方米商業樓面和新田科技城的165,000-217,000個就業機會,顯示出巨大的商業潛力。2025年,隨着北環線古洞站即將完工,區內聯繫將進一步加強,投資價值不容忽視。 無論您是居民還是投資者,這篇全解析帶您掌握最新動向。
北部都會區不僅是基建項目,更是改變新界北生活與經濟的藍圖。以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為例,預計新增86,200個住宅單位,容納22.7萬人口,並創造53,100個就業機會。就業人口增加,亦意味將會帶動大量人口遷入。對追求成熟社區的市民/投資者,可關注沙田區的名城、沙田第一城、沙田中心;偏好新市鎮生活則有屯門NOVO LAND、天水圍嘉湖山莊;而元朗區作為發展核心,峻巒(PARK YOHO)、柏瓏及新時代廣場將直接受惠北都建設。隨著北環線2027年通車,錦田等沿線物業交通瓶頸將大幅改善。
想了解更多投資方向?歡迎查詢美聯工商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