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做按揭的商舖業主,卻擔心若大幅減租可能導致銀行提前追回貸款(call loan)。
金管局昨日指,據其了解,這與銀行一貫的風險管理做法,並不相符。
有財金界人士表示,金管局在去年3月28日,聯同「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宣布推出9項措施支持中小企,其中包括:參與協調機制的11家銀行,承諾按照金管局2023年12月的指引,不會要求按時還款的按揭客戶提前還款;以及縮減信貸額度時,給予最少6個月過渡期。
換言之,如果商舖業主有按時向銀行還款,即使租金下調了,或商舖物業價值跌了,銀行都不會「call loan」。金管局最近也向銀行確認了此做法。
金管局:不符銀行風險管理做法
那為何不少商界人士都有關於銀行「call loan」的說法?這位財金人士指出,有些個案,當商舖物業租金下跌了,銀行會整體地檢視業主的還款能力,例如這位業主的某間商舖,雖然因租金收入減少,未能抵銷利息,但這位業主還有其他生意或商舖,且有足夠能力繼續還款,這樣的話就無問題。
可是,若銀行發現,這位業主其他生意,瓣瓣都唔掂,很多生意都蝕錢,而他又有貸款,這樣的話,就可能會被「call loan」。總的而言,若單是租金或商舖物業價值下跌,銀行不會「call loan」。
梁振英籲業主減租 做旺個市
參與協調機制的11家銀行,包括:中國銀行(香港)、東亞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花旗銀行、大新銀行、星展銀行(香港)、恒生銀行、匯豐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華僑銀行(香港),以及渣打銀行(香港)。
近來多家本地餐飲和零售連鎖店結業,包括大班西餅、海皇粥店、鴻星海鮮酒家、嘉禾院綫等。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近來就多次呼籲業主面對現實,減租做旺個市。但有些業主卻擔心大幅減租或遭銀行「Call Loan」。
美聯旺舖董事江靜明也指出,多個核心區的商舖,業主都有減租,平均約6%。而根據他們的統計數據,近來雖然有800多間店舖結業,但同時有700多間新店舖開業,可說是「一雞死一雞鳴」。
無論如何,零售和飲食業界要在此逆境中求存,必須創新求變,方能突圍而出。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報章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