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苑集團羅氏家族旗下全新觀塘甲廈重建項目,將於明年落成,遇上市況轉弱,家族指是次項目不惜工本,以高質素示人,作集團使用同時,亦從用家出發吸引商戶進駐。
昌苑集團羅氏夫婦數年前,已部署把持有的觀塘巧明街71號的晶苑工業大廈重建,早年完成補地價,並正值活化工廈2.0措施,終啟動重建計劃,項目暫命為「Crystal Tower」,預計今年尾完工,明年初正式入伙。
集團創辦人羅蔡玉清表示,是次項目投資額高達30億元,為個人投資,並透露日後項目落成,會保留一部分留作晶苑集團租用。事實上,數年前項目鐵定重建後,晶苑集團轉租同區甲廈3層樓面,「單計集團在港已有200名員工,實在不夠用,日後項目落成可容納更多員工。」
是次投資額可說不惜工本,羅太謂有別於其他財團商廈出售項目,今次主要晶苑集團使用,希望有一幢質素高的物業作集團紀念,「從無打算出售,要以最好質素。有其他建築商可選擇,每呎可平一千幾百元,但我仍堅持用頂級。」同時間,她謂其他樓層將作招租,必須從用家出發,「要用最好的科技配備,讓租戶感受最方便。」
負責新廈的建築部署,佳誠置業項目經理劉偉強指,Crystal Tower是一座融合智能科技及環保設計甲廈,除了外型將甚美觀外,亦設有最先進5G網絡、智能管理系統。物業6至38樓為辦公室,3樓及20樓分別提供中庭及空中花園,提供綠色元素。建築上,他指項目每層面積不足1萬平方呎,即使並非大型項目,用料及質素甚講究,「以往金門建築未必接手規模較細商廈,可想而知質素定有保證。」他表示,傾向每層一個租客,「有些企業未必使用很大樓面,而老闆對大廈質素有一定要求,現時未必可盡用甲廈全層,只能與其他公司分佔半層,故希望可以吸引此類企業租用全層單位。」
對於觀塘由工業區演變成商業區,羅太指集團早在50幾年前已於觀塘設廠,使用偉業街工廈,並指當年形象一般,不僅沒有地鐵,「區內有很多染廠,氣味不好受,當年公司要請秘書,也不太願意從中環轉工來觀塘上班,而近二十年觀塘發展已大幅轉變。」
項目部署重建之時,地產市道仍非常理想,其後疫情爆發,至現時項目落成之時,市況較往年轉弱,晶苑投資董事羅正達認為,商業氣氛有明顯變化,的確不及數年前,但強調屬正常現象,「從來地產是個循環,之前沒有那麼長,可能3至5年。2008至2019年一直市況上升,始終會有轉弱之時。」他分析,過往香港受惠美息低,加上內地經濟急增長,令香港商業氣氛興旺,如今相反,香港成為國內窗口城市,轉型需時。
羅正達指,寫字樓市況的確面對挑戰,例如企業租用樓面減少了,但認為商業氣氛有改善,「香港與內地經濟關係密切,今年IPO明顯多了,而貨幣政策和金融科技發展為市場帶來了新的商機。」他又提到,疫情期間一度流行的在家工作,卻沒有結構改變傳統寫字樓需求,「畢竟香港家居面積細,本身難全面在家工作。」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報章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