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透過《施政報告2024》和《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框架,大力推動賽馬旅遊政策,旨在將香港賽馬文化轉化為特色旅遊產品,吸引高端過夜旅客參與國際賽事、主題賽馬日等活動,從而創造沉浸式體育旅遊體驗。這項政策不僅為香港旅遊業帶來新氣象,更為工商舖市場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零售商铺:旅客消費直接受惠
根據最新數據, 2024/25馬季首8個月,香港兩個馬場已吸引超過14.3萬人次旅客入場,比去年全年升幅達53.8%,其中不少是內地年輕旅客。這股消費人流直接刺激零售商铺市場復甦:
- 核心商圈租金企穩:賽馬旅遊高峰期時段,不論是沙田馬場附近的商場、餐廳,抑或港島東跑馬地一帶的精品零售及時尚餐飲,都因人流集中而錄得租金溢價。高端品牌如浪琴、寶馬等亦趁賽馬日推出聯名活動,進一步推高商圈人氣。同時,銅鑼灣、尖沙咀、旺角等傳統旅遊區商舖受惠於旅客消費增長,業主議價能力提升。
- 體驗式消費興起:馬會近期投資40億元改造馬場設施,包括新增「連薈」及「天馬驛」區域,設美食廣場、零售店及DIY工作坊,結合音樂、美食及嘉年華元素,吸引年輕旅客參與,帶動周邊商舖(如馬場內外零售店及快閃店)的銷售增長。
寫字樓:專業服務需求增長
賽馬旅遊發展帶動相關專業服務需求,對寫字樓市場產生積極影響:
- 專業服務機構擴充:賽馬旅遊不僅限於消費端,還延伸至上游產業,如賽馬育種、運動科學及馬場服務設備製造,創造就業及工業需求。同時,活動策劃、市場營銷、國際公關、法律及金融保險等專業服務需求增加。
- 混合用途物業受關注:隨着以馬季為主題的旅遊團體與高端觀賽套票(含賽馬觀賞、馬房參觀、賽馬解說、騎術體驗)持續推廣,酒店與寫字樓結合的發展模式因應旅遊需求而更受歡迎
工業大厦:文創轉型新機遇
工廈市場因賽馬旅遊政策而開拓新的轉型方向:
- 工廈文創轉型:部分工廈可轉型為以賽馬歷史、藝術展示為主題的文創空間,吸引遊客觀光
未來展望
- 深化跨界合作:繼續與旅發局、中旅集團合作,推動「一程多站」大灣區馬場旅遊線路,帶動沿線商業地產發展。
- 產品多元化:結合騎術體驗、高球賽事、馬術學院學習等,延長旅客停留時間,提升整體商業消費。
- 商圈升級:賽馬相關主題活動將成為城市標誌,加速商場及街舖的概念更新,吸引更多國際精品與創意品牌搶灘。「無處不旅遊」計劃串聯:政府撥款12.3億推行計劃,串聯李錦記、奇華等本地工業品牌,可與賽馬旅遊結合設計特色線路
- 國際賽事經濟效益:大型賽馬賽事期間,酒店、餐飲、交通等行業同步受惠,創造綜合經濟效益
- 數字化體驗融合:利用AR、VR技術創造賽馬體驗,發展數字藏品經濟,拓展線上線下商機
行政長官李家超推動的賽馬旅遊政策,為香港工商舖市場注入新動力。從零售商铺的消費人流,到寫字樓的專業服務需求,再到工業大厦的轉型機遇,這項政策正創造多層次的經濟效益。投資者和業主應把握這個機遇,積極調整策略,在香港「魅力之都」的發展藍圖中尋找自己的位置。
IBD 美聯工商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