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調解院】在全球經濟格局不斷變化的今天,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金融與法律樞紐的地位再度得到強化。國際爭端解決新樞紐在香港正式扎根,灣仔街頭悄然醞釀一場商業環境的升級變革。
國際調解院的背景
國際調解院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起,匯聚32個創始成員國,包括印尼、巴基斯坦、寮國等,致力於透過和平調解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國際調解院於10月20日在香港舉行開業儀式,這個全球首個專門以調解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總部坐落於灣仔告士打道123號的前舊灣仔警署建築。
這一歷史性事件不僅突顯香港的獨特優勢——作為「一國兩制」下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更強化了香港作為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角色。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開業儀式上強調,這將助力香港打造「調解之都」,並呼應「十四五」規劃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服務中心的目標。
國際地位躍升
國際調解院的成立速度之快,在國際組織建設史上十分罕見。從今年5月30日公約簽署,到8月29日公約生效,再到10月20日正式開業,整個過程僅用了不到5個月時間。外交部副部長華春瑩在開業儀式上指出,這種罕見的速度充分表明國際調解院順應時代潮流,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
國際調解院與國際法院和常設仲裁法院地位並列,成為全球爭端解決的三大支柱之一。這一地位使香港一夜之間成為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的重要中心,大幅提升香港在國際社會的形象與影響力。
國際組織的落戶往往帶來連鎖效應。類似聯合國或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機構的進駐經驗顯示,它們不僅吸引高素質人才,還刺激周邊商業活動。對於香港灣仔這個傳統商業區來說,國際調解院的開業無疑注入新活力,預期將推動工商舖市場的升級與擴張。
總部大樓前身為歷史建築舊灣仔警署,這一改造項目本身就具有象徵意義——從昔日「維護殖民秩序」向如今「促進國際和平」的功能轉變。
國際調解院帶來的經濟效益已在眼前。行政長官李家超明確指出,國際調解院的落户將為香港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包括調解員、翻譯員、研究員及行政人員等。
同時,國際調解院將吸引國際法律專業人士和學者來港,推動法律實務、研究和國際司法合作的發展。
隨之而來的是,高端商務需求將顯著增長——國際會議、專業培訓、交流活動等將持續在港舉行,直接帶動酒店、餐飲、運輸物流等相關行業發展。
對於工商舖市場而言,國際調解院的進駐無疑是一劑強心針。根據2025年第四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調查,本季綜合營商指數創2025年以來最高水平,反映中小企對營商環境的信心顯著回溫。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地產業行業指數大幅上升7.5點,是11個行業中錄得較大升幅的行業之一。
國際調解院總部設在灣仔,將產生集群效應,吸引更多法律、調解、顧問等專業服務機構在周邊設立辦公室,直接刺激灣仔區寫字樓和商舖的需求。高端專業服務從業員的消費力,也將為區域內商業設施提供穩定客源,提升舖位價值。
灣仔街頭的霓虹燈下,舊警署改建的國際調解院總部大樓靜靜矗立。這裏不再只是香港的灣仔,更是世界的調解之都。隨著各國代表頻繁往來,國際會議陸續舉辦,灣仔的商業脈搏將隨著國際調解院的節奏跳動,為工商舖市場注入持續動力。
對精明的投資者而言,關注國際調解院周邊的商業地產機會,無疑是把握香港未來發展的關鍵一步。如果您對灣仔物業投資感興趣,不妨聯繫美聯工商舖專業團隊,抓住這波發展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