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私有化揭轉型必要 工商也要隨市況突圍 - 美聯工商舖

恒生私有化揭轉型必要 工商也要隨市況突圍

【iMoney】13/10/2025

近日全城熱話相信是恒生私有化消息,也成為香港金融市場的標誌性事件。這項決策不僅彰顯大股東對香港長遠前景的信心,更揭示在經濟結構轉型時期,市場參與者必須主動調整策略,方能持續發展。恒生銀行的案例,對當前正面臨挑戰的工商舖市場,同樣具有深刻啟示。

滙豐控股及恒生銀行聯合公布,滙控將以每股作價155元私有化恒生銀行,作價較恒生上日收市價有三成溢價,涉資1,061億元。完成私有化後,恒生將撤銷53年的上市地位。滙控選擇此時私有化恒生,除了能實現價值重估、簡化決策流程外,更重要的在於為這家近百年老店創造轉型空間,使其能更靈活地應對市場變化。

筆者認為,恒生銀行的處境,某種程度折射出香港工商舖市場的現狀。正如銀行業需要因應數位化浪潮調整布局及策略,工商舖市場同樣需要重新思考其定位與價值創造方式。

大行摩根大通以「短期痛苦,長期收益」來形容這項私有化計劃。對於市場轉型過程也是一樣︰唯有通過這些調整,才能實現資產的長期價值優化。這需要業主具備前瞻視野與戰略耐心,不被短期市場波動所困。

香港經濟正處於轉型關鍵期,從金融機構到工商舖市場,無一例外都需要面對新常態的挑戰。恒生私有化案例表明,與其被動等待市場好轉,不如主動調整策略,通過結構性改革迎接新機遇。這種轉型雖伴隨陣痛,但卻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只有順應時勢、勇於創新的市場參與者,才能在變局中開創新局,共享香港未來發展的紅利。

美聯工商董事 文啟軒先生

iMoney最新文章

【iMoney】13/10/2025
恒生私有化揭轉型必要 工商也要隨市況突圍
【iMoney】09/10/2025
黃金周消費新氣象 零售回暖勢頭勁
【iMoney】08/10/2025
資金湧港 金融中心排第三 利好商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