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买卖「挞订」3大常见原因

全部资讯I2025/11/25

thumbnail

在香港工商铺(工业、商业、店铺)物业交易中,「挞订」(取消交易)的后果远比住宅严重。本文将详解导致挞订的三大主因(估价不足、业权问题、市场波动),并对比住宅与非住宅物业在法律责任上的关键差异,特别是关于「追收差价」与「必买必卖」条款的风险。

什么是「挞订」?

「挞订」在物业买卖中,指的是买方或卖方在签署买卖合约并支付订金后,因为某些原因决定不再继续完成交易的行为。挞订的后果可能十分严重,不仅会失去订金,还可能会被「追差价」,导致意料之外的损失。

为什么会发生「挞订」?

根据市场经验与地产代理数据,工商铺交易失败通常并非单一原因,而是以下三大因素的综合结果:

📊 3大常见挞订场景

常见场景风险指数详细原因分析
1. 银行估价不足 (Valuation Gap)⭐⭐⭐⭐⭐发生率最高。银行对工商铺的估价往往比住宅更保守。若成交价高于银行估价,买家需「抬钱上会」(支付额外首期)。若资金不足,被迫放弃订金。
2. 业权或僭建问题 (Title Defects)⭐⭐⭐⭐工商铺有可能涉及改建或僭建(如阁楼、消防系统改动)。若合约注明「现状买卖」,买家可能无法以僭建为由「踢契」(取消交易),反被视为违约。
3. 市场波动与投资策略 (Market Volatility)⭐⭐⭐当楼市下行,买家发现「买贵了」,或者找到性价比更高的盘源。此时买家可能计算过「挞订损失」小于「资产贬值幅度」,选择止蚀离场。

计错数(财务能力评估错误)

挞订经常发生于买家未正确评估自身财务能力的情况下。有时候,买家往往低估了买楼所需的总成本,包括首期、印花税、律师费、按揭保险费、物业代理佣金等多项额外开支,导致资金不足。买家有时也错估自己能从银行借贷的按揭额度,或银行对物业估价不足,无法获得预期贷款,最终被迫放弃交易,失去订金。

按揭担保人问题

有些买家依靠亲人担任按揭担保人,当担保人自身财务状况变化(如自己买楼)会导致银行调低按揭成数,提高首期并收紧供款与入息比率的压力测试要求。结果买家未能通过压力测试或获批按揭,被迫挞订。

市况突变及物业估价不足(楼市波动和政策改变)

成交期间,金融市场和政策变化可能引起物业价格波动,特别是楼花预售项目。物业价格跌或银行估价低于成交价,买家需「补差价」或增加首期支出,部分买家因租金压力或对未来楼市走势悲观,选择挞订退出交易以减低风险。

工商铺 vs. 住宅的「挞订」后果差异

许多投资者误以为工商铺交易与购买新楼一样有「冷静期」,这是一个危险的误解。

⚖️ 法律引用与对比

  • 一手住宅 (有保障): 根据《一手住宅物业销售条例》,买家在签署临时买卖合约后 5 个工作日内若决定放弃,通常只需没收 5% 订金,发展商一般不得追究其他赔偿(如差价)。
  • 工商铺物业 (无冷静期): 工商铺交易受《普通法》及合约法约束。
    • 无冷静期: 一旦签署临时买卖合约,即具法律约束力。
    • 必买必卖: 卖方有权要求「强制履行合约」(Specific Performance)。
    • 无限额赔偿风险: 若买家违约,卖方除没收订金外,有权追讨重售后的差价及相关损失

违约赔偿计算:你可能要赔多少?

若买家在工商铺交易中挞订,潜在的财务责任不仅仅是订金。以下是卖方可追讨的项目清单:

  1. 已支付的订金: 全数没收(通常为楼价的 3%-5% 或 10%)。
  2. 重售差价 (Price Difference): 若业主后来将物业卖出,成交价低于原合约价格,业主可向原买家追讨该差额。
    • 例子:原价 2000 万,挞订后市况差,业主以 1800 万重售。业主可追讨 200 万差价。
  3. 双边佣金 (Commission): 买家需支付自己及卖方原本应付的地产代理佣金。
  4. 法律费用与利息: 涉及的律师费及交易拖延期间的利息损失。

预防挞订的策略建议:

1. 审慎财务规划

  • 预先申请按揭预批:在签临约前先获按揭贷款「预先批核信」,确认贷款额度与条款,避免估价不足或批核失败。
  • 精准计算总开支:包括首期、印花税、律师费、代理佣金、装修等支出,预留充足流动资金应急。
  • 避免过度杠杆:控制贷款成数及供款占入息比例,不应全靠高成数按揭或短期贷款入市。

2. 深入了解市场与物业条款

  • 研究楼市走势:观察地产指数及地区成交趋势,避免在价格高位盲目追入。
  • 仔细审阅合约:细阅临约及正式合约条款,关注违约责任、赔偿细节及「杀大订」等条文,若有疑问须征询专业律师意见。
  • 选择信誉发展商及代理:有信誉的发展商、地产代理能提供更可靠的资讯与跟进,减低争议风险。

3. 淘汰高风险情境

  • 慎选建筑期付款项目:长成交期新盘「楼花」易受市况波动及银行估价影响,进场前应衡量风险及资金周转能力。
  • 留意担保人政策:如安排亲友作担保,须评估其未来买楼、信贷状况变化对自身按揭资格的影响。
  • 谨慎移民/重大变动计划:有移民或工作调动打算,应避免作出难以承担的置业承诺。

4. 强化法律与程序意识

  • 保存每一步纪录:保存同银行、律师、代理的所有通讯和批核文件,有助日后追讨或举证。
  • 知悉追讨时限与法律救济:如遇争议,依照香港《时效条例》寻求六年内法律追讨权利,必要时谘询法律专业人士协助谈判或诉讼。
  • 签约前专业审核:如遇复杂个案(如产权有问题、权益持有人众多),必须请律师详细查册及审核契约细节。

常见问题 (FAQ)

Q1: 如果银行估价低于成交价,我可以取消交易并取回订金吗?
A: 通常不能。 除非合约中有特别注明「交易须受限于银行成功批出贷款」,否则银行估价不足是买家的个人财务问题。买家必须自行补足首期差额,否则视为违约,订金将被没收。

Q2: 工商铺买卖合约中的「现状买卖」是什么意思?
A: 这意味着买家同意接受物业在签约时的物理状态及法律状况。如果签约后才发现有僭建或非法改动,买家很难以此为由拒绝成交。因此,签约前的专业查验至关重要。

Q3: 卖方可以无限期追讨「重售差价」吗?
A: 虽然法律允许追讨,但卖方也有责任「尽力减少损失」(Mitigate Loss)。卖方应在合理时间内以市价重售物业,才能有效向原买家追讨差价。如果卖方故意拖延或贱卖,法庭未必会判决全额赔偿。

挞订风险可透过谨慎财务安排、严格审核合约条款与依靠专业团队大幅降低。物业买卖牵涉金额高、违约责任重,买家务必三思而行、做好风险管理,避免因疏忽或判断失误带来严重损失,亦可以联系美联工商铺专业团队,为你提供最有效的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或投资建议。物业交易涉及钜额资金,签约前请务必谘询专业律师及地产代理。

页顶

联系我们

我们的代理团队随时准备解答您的问题。

WhatsApp对话

点击线上对谈